在早期的小米生态链时期,我们坚决执行雷军的决议,即只赚取百分之五的利润。当时,小米手机的定价策略是为了跑量,而不是靠硬件赚钱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原因和背景:
多种盈利模式:
- 小米手机不仅仅依赖硬件赚钱,它还通过广告、预装软件等多种方式盈利。
- 例如,石头扫地机器人在小米平台上的售价仅比成本高出50元,尽管利润极低,但仍然是京东销售第一。
电商增长瓶颈:
- 在2016年左右,小米遇到了电商增长瓶颈,线上销售无法继续快速增长。
- 雷军原本预计能迅速达到千亿销售额,但电商不涨了,线下渠道也没有铺开。
线下渠道利润薄:
- 线下渠道中,中间商利润太薄,使得他们更愿意推荐利润更高的华为等品牌。
- 因为小米手机的利润只有100元左右,这让中间商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广。
价格调整:
-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小米不得不提高手机售价。
- 从原来的一千多块钱的手机,现在涨到了三千、四千甚至五千元。
总结来看,小米手机价格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包括多元化盈利模式、电商增长瓶颈、线下渠道利润问题以及整体市场环境变化等。